top of page

知覺與學習實驗室(東吳大學心理系)

 

 

複雜度/訊息量效果是個在理論和應用上都應該優先處理的問題

 

物體辨認的心理學理論並不發達,過去20年來物體辨認研究處理的一個核心議題是 - 物體辨認所徵用的心智表徵是view independent還是view dependent (Peissig  & Tarr, 2007)?這個問題一如心理學家好奇的許多其它議題一樣,目前為止的研究證據是落在兩個極端的可能性之間。目前的研究努力被導向至腦影像研究,對於理論議題與理論建構的努力已經有些兒雲淡風輕。

 

這種狀態毋寧是很可惜的,因為視覺辨識是人類特別專長的能力,即使在人工智慧的應用比比皆是的現在,不論是物體,臉孔或文字辨認的自動化系統,都還是有許多取法人類視覺辨識能力的嘗試。機器辨識的應用經過多年發展,目前遭遇的困難之一是辨識機制分析出的低階元件,其語意特性不適用於高階的物體辨認(Andreopoulos & Tsotso, 2013)。Part-based approach (例如:RBC Biederman, 1987)是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只是複雜場景中的多樣視覺訊息以及物體間的相似度降低了這種取向的可行性。

 

但是物體辨認不是獨立的視覺機制,人類視覺系統有種種辦法去降低當下要處理的訊息的複雜性。其一是階層式的表徵能力,使我們可以先見林後再決定要聚焦在哪棵樹,其二是注意力機制,幫助我們排除了非聚焦訊息,而可以針對聚焦訊息進一步細膩地處理。這兩者對於視覺辨認而言是重要的支持性機制,並且與複雜度共同影響著辨認表現(Wang & Huang, 2003)。

 

雖然人類視覺系統為視覺辨認準備了關鍵的支持性機制,線上環境人為提供的視覺訊息,卻往往在銷售目標的單純思考下,提供了使用者無法消受的大量訊息,例如女裝網站習慣大量多角度地呈現服裝訊息,但這種呈現方式容易造成重複盲(repetition blindness)的現象(蘇志安&汪曼穎,2013),不符合訊息呈現的成本付出。

 

另一方面,線上環境在提供訊息時也沒有利用人類視覺辨認仰賴的支持性機制,去強化訊息的接受度。以橫幅廣告為例,一般並不就廣告中的訊息量作優化處理,而是聽從設計師的直覺,一般的設計師或媒體的acccount manager並不理解訊息量直接影響著消費者對廣告的態度(Kao & Wang, 2013)。只是訊息量與態度的關係並不是越簡單的廣告越受歡迎,因為有參考性的訊息對使用者是有價值的,決定複雜度與廣告態度的關係的其實是消費者主觀感受到的處理流暢感(processing fluency)。後者賦予了設計師空間,不論訊息量,只要能維持觀看時的流暢感,消費者就會喜歡這樣的廣告。

 

進一步地,當透過眼動資料去了解橫幅廣告的觀看過程後,我們發展出廣告觀看的流暢性指標,這樣的指標可以用量化的方式去優化廣告的訊息量安排(Wang, Tang & Sun,  2014),實際的線上廣告點擊率(click through rate)資料支持流暢性指標對於點擊率的影響。

 

不了解使用脈絡如何影響使用者的心向(mind set),就無法真正評估網頁/廣告設計乃至於裝置間的差異

 

脈絡(context)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像是脈絡訪查法就是由具體的使用情境中理解使用者的行為,需求,價值,目標等等因素。但由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脈絡也是個複雜的概念,不同行為層次的脈絡涉及的心理機制也不同。在視覺互動行為中,使用脈絡包括了由任務特性或使用者需求引導出的目標,但是視覺介面所構成的視覺環境也是當下互動行為的脈絡,兩種脈絡的研究可以各舉一個例子。

 

 

使用目標的研究文獻經常探討一種二分式的目標差異,其中一種是依照特定的目標去進行瀏覽,另一種是以樂趣,體驗為主的隨意瀏覽。這兩種心向引導出不同的行為,我們在眼動的研究中,發現目標導向與隨意瀏覽兩種模式下,網頁版型設計(瀑布流vs. 田字格)的差異會產生不同的觀看行為表現還有對於網頁的美感感受(Wang & Tang, 2014; 林芷瑩,2013)。

 

 

脈絡也可以指視覺介面所構成的視覺環境,現在很多人對多螢互動有興趣,但很少有人去研究不同裝置的視覺環境如何去影響認知處理的心向,以線上商店為例,電腦與手機App所營造的視覺環境就有別,其中最基本的是螢幕尺寸不同,但尺寸除了影響內容的legibility外,很特別的是它還影響概念廣度,大尺寸螢幕的概念廣度大於小尺寸螢幕,因而產生了一個有趣的效果。原本線上的橫幅廣告應該放置在與其內容相關的網站,會有比較好的效果,但所謂的「相關性」得仰賴消費者的認知評估,所以在概念廣度大的大尺寸螢幕呈現時會比較容易被評估為與網站內容相關 ,小尺寸螢幕因為概念廣度低就不出現相關性的效果了(Kao & Wang, 2015;高建瓴,2014)。

bottom of page